內視觀想
“內視觀想”來源自中國的傳統文化,早在2600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修之于身,其德乃真……故以身觀身”;《論語》中記載孔子的話:“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孔子的弟子曾子也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由此可見,“內視觀想”正是來自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先賢修身養性的方法。
國學大家南懷瑾先生曾說過,傳統文化中有一種修養方法,叫做“內視觀想”,是一種檢視自己心理和行為的方法,儒家也有類似的修養方法,其實都是從心理上檢查自己,作為改過向善的修養手段,心理學界也把它看作是一種心理療法。最初由日本學者于1953年提出,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開展,也是歐洲監獄系統深受服刑人員歡迎的教育改造項目。著名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將其命名為“內視觀想”。
- 北京監獄引入“內視觀想”技術 幫服刑者修正自我
內視觀想成為能夠攻心治本改造服刑人員 ,是促使其認罪悔罪、改過自新、洗心革面的教育改造關鍵性技術。
在2011年,在華夏心理的支持下,北京市監獄管理局負責教育改造的負責人率先親自參加內視觀想體驗,并專門組織相關負責人到歐洲調研內視觀想在監獄系統的應用效果。2012年,北京市監獄成立了國內第一家獄內“內觀中心”,8名服刑人員參加了第一期內視觀想體驗活動,開啟了中國監獄系統利用內觀對服刑人員進行教育矯治的先河。
2014年,北京市監獄局依托華夏心理的專業資源,在北京市監獄建立了內視觀想導引師實踐基地,聘請了華夏心理創始人蘇曉明先生、魏世偉先生開展對民警進行內視觀想導引師培訓和指導,提高業務能力,開闊思想視野。由于教育改造效果顯著,內視觀想得到幾任司法部部級領導批示,要求總結凝練,擴大其應用范圍。2015年,內視觀想被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確定為“中國監獄管理矯正關鍵技術系列研究與開發”項目中的第一項關鍵技術進行規范化標準化課題研究,華夏心理被聘為課題技術支持單位,北京市監獄被確定為內視觀想項目孵化基地。
在內視觀想課題實施的過程中,華夏心理導引師團隊以及眾多社會導引師共同支持廣東省未管所、江蘇南通女子監獄、四川省金堂監獄、四川省川北監獄、河北冀中監獄五個試點單位內視觀想項目的孵化,提供復制點監獄導引師的見習和實習。北京市監獄局也積極推動內視觀想項目的推廣,2017年把北京市良鄉監獄、北京市未管所、清河分局清園監獄確定為復制點單位。十年來,北京市監獄內視觀想改造項目共舉辦 77期 ,教育改造服刑人員 800余人次 ,在實戰中培訓民警導引師 110余名 。經過十年的傳承和積累,內視觀想已經成為北京市監獄閃亮的名片,在各地監獄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與“內視觀想”的服刑人員要在一個三四平方米的房間內獨自度過不為外界干擾的7天時間。7天中,體驗者完全沉浸在對自己的過往的審視和觀察中,不與導引師以外的任何人有語言甚至眼神的交流。期間,在導引師的幫助下,體驗者對過往的經歷進行系統回憶,獲得對自己的心理、性格及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洞察和領悟?;仡櫟膶ο髲母改傅扔H人開始,圍繞三個問題展開,即“這個人為我做過什么?”“我為這個人做過什么?”“我給這個人添了什么麻煩?”導引師每隔一個小時會對回顧內容進行導引,并根據體驗者的人生特點布置,有時還征得體驗者的同意安排各個階段的回顧內容。體驗者對回顧和檢視的內容可以選擇性地給導引師反饋,導引師不評價、不表揚、不分析,不批評。
內視觀想的流程包括了以下方面:對主要養育者的回顧、對兄弟姐妹的回顧、對養育費的計算、對愛人的回顧、對子女的回顧、24條自我審視(如:對他人說謊、有借無還、將自己的過錯推給別人、利用他人的善意等)、對周圍人(如朋友、同事、同學等)的回顧、集體內觀、集體分享等環節和階段。
通過這樣的回顧與量化分析,結束內視觀想的體驗者都看到了平時或過往無法看到的自己的盲點,紛紛表示將珍惜親情,踏實改造,勵志新生,用愛回報親人,用行動感恩社會。
設計原理:
如何激發罪犯自我改造的主動性,真正實現從“要我改造”到“我要改造”的轉變,“內視觀想”可以使服刑人員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尤其是學會了“自省”的方法,有利于激發服刑人員對犯罪根源由“外歸因”轉變到“內歸因”的思維模式的建立。
與普通的心理矯治不同,在“內視觀想”體驗過程中,服刑人員變身為“體驗者”,自覺地從自己的生命歷程中去發現被自己忽略的一些曾經的事實,覺察自己“盲區”,從而看清自己;民警脫下警服,變身為“導引師”,幫助服刑人員在重走人生路的過程中,感悟得與失、對與錯,導引師只起到“路標”的作用,只是平等地導引和傾聽,讓體驗者自己覺察和提升自己。
-
非凡十年 | 華夏心理助力監獄系統書寫內視觀想新時代答卷
11月6—7日,北京市監獄內視觀想十周年交流研討暨教育改造成果展在首都圖書館舉行,圍繞教育改造、評估矯治、經驗成果等主題,集中展示了北京市監獄教育矯治服刑人員工作的發展進程。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長周勇,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科研處處長沈青,北京市監獄管理局副局長何中棟、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教育改造處處長尉遲玉慶,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教育改造處副處長曹廣健、北京市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張占明,北京市監獄副監獄長徐歡等領導,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翟中東、史景軒等教授,以及來自廣東、安徽、四川、寧夏、河北等5省10所監獄從事內視觀想改造項目的相關人員出席了本次活動。
華夏心理培訓學校理事長蘇曉明,華夏心理培訓學校校長魏世偉及華夏心理內視觀想導引師團隊作為特邀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
研討交流會上, 舉行了“內視觀想”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華夏心理培訓學校理事長蘇曉明先生與北京市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張占明作為雙方代表進行簽約,雙方就未來合作共建達成協議。此次簽約,恰逢北京市監獄內視觀想改造項目開展十周年之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雙方將以此為契機推動北京市監獄內視觀想改造項目工作進入到系統化,體系化、科學化的全新發展階段。
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長周勇指出,歷經多年實踐,內視觀想符合風險需求響應理論(RNR)、美好生活理論(GLM)與犯罪戒斷理論(DFC)等現代改造理論,是一種真正能夠攻心治本改造服刑人員,促使其認罪悔罪、改過自新、洗心革面的教育改造關鍵性技術。從周勇副所長主持的研究課題新提出的罪犯改造“三度”理論看,內視觀想在銳度、深度、溫度方面具有突出表現,是一種高位階、普適性的教育改造方法。
華夏心理助力和見證了北京市監獄內視觀想十年發展歷程。華夏心理培訓學校理事長蘇曉明表示,華夏心理作為司法部預防犯罪研究所內視觀想課題的技術支持單位,未來還將不斷完善“內視觀想”系列方法,使之在司法系統監管改造工作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成為實現治本安全觀的“利器”。此外,華夏心理還將不斷擴充“內視觀想”的應用場景,引導越來越多的人自我成長,和諧家庭,成就企業,明德彰顯。